在制作豆腐過程中,磨漿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主要過程是大豆在經過浸泡之后,蛋白體膜就會變得非常的柔軟松脆,但是要將大豆內部的蛋白質給水解溶出的情況下就要加水進行破碎,這個進行適當破碎的過程基本就可以稱之為磨漿。那么下面就由磨漿機廠家為大家講解用磨漿機磨漿時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項。
在磨漿時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1、一般在大豆蛋白體膜被破碎之后,從理論上來說的話是磨得越細是越有利于蛋白質的溶出的,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豆漿的細度控制要與濾網的目數大小相結合,而并不是磨得越細越好的,這點我們要注意一下。
2、如果說磨糊細度太細的情況下,則在離心分離過程中,大豆中的纖維就很有可能會通過濾網的網孔進入到豆漿中,從而使生產的產品色澤灰暗,發板死硬沒有彈性,甚至會出現口感粗糙的情況。但是如果磨糊細度太粗的情況下,則在離心分離過程中,有可能是會使濾網的網孔出現堵塞的,從而致使大豆蛋白過多的隨著豆渣排出,影響到產品出品率,會影響到經濟效益。
3、一般情況下我們要根據磨漿機轉數以及磨片大小的不同,在磨漿的過程中加水量一般是要控制在大豆重量的1到2倍之間的。其中加水量與大豆進入到磨機的量要保持恒定,這樣才能夠保證磨糊細度的均勻一致。如果說加水量與進豆量不能夠保持恒定的情況下,那么豆漿細度的粗細度就會出現相應的波動,從而會影響到后續工藝的控制。
4、同時我們要注意觀察豆渣,一般會用手緊捏豆渣幾次,以豆渣不粘手并且無白色湯汁滲出為標準。磨漿機磨完的豆渣通常會呈現鋸末式,并且粗細均勻不粘手,直接漿渣分離。
5、通常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于豆漿細度進行實地測量的困難是比較大的,一般對于豆漿細度的控制是以經驗觀察為主,豆漿呈水波紋的狀態均勻流出,手捏豆渣無明顯顆粒感,并且豆漿色澤呈現均勻的乳白色作為標準。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和我聯系刪除!